熊熊烈火從波斯灣海面升騰,世界最大天然氣田的滾滾濃煙背后,是一個國家能源命脈遭受的精準打擊,更是一場牽動全球能源格局的地緣政治地震。
6月15日,火光撕裂伊朗南部布什爾省的夜空。以色列戰(zhàn)機首次將打擊矛頭精準刺向伊朗經濟命脈——南帕爾斯氣田的生產設施。爆炸聲后濃煙滾滾,伊朗官方緊急宣布:部分生產暫停,每日12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產能瞬間蒸發(fā)!
南帕爾斯氣田并非普通設施。它擁有全球已知天然氣儲量的約40%,是伊朗財政和能源出口的絕對支柱,堪稱伊朗經濟的“心臟”。這場襲擊,猶如一記重拳狠狠砸在全球能源供應鏈最敏感的中樞神經上。
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兩座儲油設施及南部兩座煉油廠同時遭遇空襲。這是以色列對伊朗前一天向以發(fā)射導彈和無人機的報復行動,已造成多人死亡、逾百人受傷。
伊朗石油部證實了這些襲擊,并報告說至少有 11 個儲油罐被摧毀。此次升級是當前沖突中最具破壞性的階段,可能會進一步破壞伊朗本已受制裁限制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yè)。
|氣價警報拉響
盡管襲擊直接影響的是伊朗自身產量,但這一全球超級氣田的突發(fā)中斷,足以在脆弱的市場心理上投下巨石。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TTF)和亞洲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應聲上漲。
|油價聯(lián)動攀升
作為緊密聯(lián)動的兄弟能源,國際原油市場同樣未能幸免。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聞訊上揚。市場擔憂波斯灣這一關鍵能源產區(qū)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威脅世界至關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的穩(wěn)定。
|供應鏈脆弱性暴露
此次襲擊如同一次“壓力測試”,再次無情地揭示了全球能源供應鏈在地緣政治沖突面前的極端脆弱性。一個關鍵節(jié)點受損,沖擊波即可迅速傳導至全球市場。
當南帕爾斯氣田上空的硝煙尚未散去,其引發(fā)的能源震蕩已在全球市場泛起漣漪。以色列此舉不僅是對伊朗經濟命脈的精準打擊,更是對全球能源安全格局的一次強烈沖擊。在高度互聯(lián)的現代能源體系中,波斯灣的每一次爆炸,都可能在千里之外的家庭賬單和工廠成本上留下印記。